有疑问请联系相关研究生秘书:
郑老师 2580019; hgzheng@xmu.edu.cn:负责博士及学术型硕士
麻老师 2580599; malinjian@xmu.edu.cn:负责通信系、智能系、软工系专业学位硕士
陈老师 2580025;cyq1015@xmu.edu.cn:负责计算机系专业学位硕士、国际硕士
一、 毕业论文送审流程
(一)论文定稿
论文经过导师确认同意后进行定稿。
博士生首次定稿后须进行预答辩(预答辩由实验室或导师自行组织,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包括导师,不少于5人,博导应不少于2/3,不限校内外专家),预答辩通过后,论文可再次修改,经导师确认后再次定稿。
按规定,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5万字(英文博士论文一般要求80页左右)。
(二)科研成果审核(系统上已完成审核的,可以跳过此步骤)
1.准备材料:按《博士生、硕士生申请学位所需的科研成果检索要求及系统填写注意事项》(见附件压缩包)的要求,提供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图书馆检索证明+论文首页等);
2. 系统上填写科研成果,并请导师在系统上审核通过;
3. 提供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给研究生秘书审核:
两种方式选其一:
一是将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的电子版,发送给相应负责老师的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进行科研成果审核;
二是提供证明材料的原件(纸质版),到行政C-304办公室找相关负责老师审核。
(三)论文查重
1. 查重论文的命名格式:学号_作者_篇名_专业_导师;
例:31520051152623_张三_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李一;
2. 论文查重仅针对导师确认同意定稿的定稿论文。论文查重有两次:第一次是送审前,送审论文定稿进行查重;第二次是论文答辩后,确定的终稿论文进行查重。
3. 第一次查重(送审论文查重):
定稿论文经导师同意送审后,按规定格式存成电子版,格式为Word文档或PDF文档(原则上用Word,若论文无法转换成Word版本,可用PDF),查重论文按全文报送查重(不包括原创性声明和著作权使用声明),必须小于20M,发送至相关负责老师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标题请标注“论文送审前查重-学号-姓名-专业-联系电话”
博士生发送查重邮件时,请同时附上已完成的《厦门大学博士学位预答辩审核表》扫描件,证明已通过预答辩。
4. 第二次查重(答辩后终稿论文查重):
终稿论文一律按规定格式存成电子版,格式为PDF文档;终稿查重论文按全文报送查重(即论文最终版,包含论文正文、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论文全部组成部分。),小于20M,发送至相关负责老师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标题请标注:“答辩后定稿查重-学号-姓名-专业-联系电话”。
发送第二次查重邮件时,请附上答辩成绩(即《答辩决议》里写的“论文总评成绩”)。
第二次查重(答辩后终稿论文查重)环节特别注意:
(1)答辩结束后,论文修改好经导师确认终版定稿(即不再做任何修改变动)后,及时到系统里“学位申请与授予”模块的“学位论文管理”,进行论文信息修改,确保系统里论文的最终信息与定稿一致。
(2)论文确定终稿后,及时按要求发送给相关负责的研究生秘书。只有定稿查重通过后,方可在系统上进行学位申请。
5.具体查重规定请见附件《威尼斯学位论文查重规定(2020年2月试行)》。
6.未按规定格式保存和命名拟查重的论文,将不予以进行查重。
7.第二次查重通过后,打印1份《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登记表》由学生、导师签字。
查重环节特别注意:查重论文请严格按照学校论文格式要求进行确定,知网查重能自动识别正文和参考文献,但论文若没有按学校要求的格式调整,则有可能会识别错误,造成查重率的偏高。
(三)论文送审
1. 在研究生系统上检查学分,检查前置学历学位是否审核。全部完成通过后,学生个人在研究生系统上申请答辩,并打印1份《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请导师签字后交研究生秘书办公室相关负责老师;
有关系统里进行答辩申请的注意事项:
(1)有关“论文选题来源”的填写,如果毕业论文选题并非属于某个科研课题项目,请选择“非立项”;如果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系统罗列的科研课题项目之外的项目,则选择“其他”。
(2)填写论文相关信息时,严格按照系统里各栏目的字数要求进行填写,不要超过限定字数,超过的字数在打印申请表时将无法显示;
(3)提交答辩申请后,发现有内容需要修改,可到系统里“学位论文管理”栏目里进行修改;
(4)在答辩结束、答辩审核通过之前,若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有误或有变动,均可自行修改,《学位答辩申请表》不需要更新(即第一次提交纸质版后,不需要重新打印提交);
(5)为避免增加他人的工作量,请务必在第一次填写时就认真按要求填写,减少错误率。
2.从2021年1月1日起,我院所有硕士生(不包括国际硕士)的毕业论文均须提交教育部平台进行论文评审。
3.盲审论文必须删除: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致谢、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部分等。盲审论文提交给相关研究生秘书进行送审。
4.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2名,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3名。
5.送教育部平台进行论文评审的论文(全体硕士生-2021年起;博士生):
(1)盲审论文电子版(PDF格式)、论文汇总数据表(excel表格)两项材料,发送给相关负责老师的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命名为:送审论文_姓名_学号_联系电话;
(2)盲审论文的命名格式为:“10384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
如:10384_081202_100012013120001_LW
注意:LW是字母,不是论文题目。学号如果含有字母,字母务必大写。
威尼斯各专业的二级学科代码 |
专业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代码(6位) |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 |
0810 |
081000 |
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 |
0810 |
081001 |
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 |
0810 |
08100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
0812 |
081200 |
智能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 |
0812 |
0812Z1 |
人工智能基础(二级学科) |
0701 |
070120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 |
0811 |
081104 |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
0835 |
083500 |
数字媒体技术(二级学科) |
0835 |
0835Z1 |
工程(类同一级学科) |
0852 |
|
计算机技术(类同二级学科) |
0852 |
085211 |
电子与通信工程(类同二级学科) |
0852 |
085208 |
|
|
(3)《论文汇总数据表》(EXCEL表格形式)的命名格式为:10384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姓名-专业-论文汇总数据表。
(4)《论文汇总数据表》的填写,请认真阅读表中所附的注意事项,送审的论文是按“学科代码+研究方向”进行送审专家匹配,因此,请务必认真填写。
(5)平台一般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学位论文评阅工作,若增评2篇,评审时间自增评日期开始顺延15个工作日。
(6)一般情况下,当年预计于6月、9月、12月申请硕士学位的非涉密硕士学位论文,学校要求各学院应分别于3月1日、6月1日、9月20日前将论文提交至送审平台。
学院每年会依据当年实际情况,告知毕业生具体截止时间有否变动,请以当年学院通知的具体时间为准。
其他时间段也可送审,但超过以上时间送审不保证能按预计时间申请学位。
6. 由学院送审的论文(仅限国际博士生、国际硕士生;2020年12月31日前送审的硕士生):
(1)盲审论文电子版(PDF格式),发送给相关负责老师的邮箱(详见本文第一段),同时抄送给导师,邮件命名为:送审论文_姓名_学号_联系电话;
(2)盲审论文的命名格式为:“学号_论文名称_专业_硕士论文”,
如:23020151153382_基于***的研究_计算机技术_硕士论文
(3)答辩秘书或导师提供《论文评阅专家名单》:
由答辩秘书或导师填写《论文评阅专家名单》 (评阅专家候选名单原则上由实验室、或导师组统一确定),电子版发送给相关研究生秘书,学生应回避该名单;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名单数量:硕士需提供5人作为备选名单,名单中评审专家所在单位应不相同;必须均为校外高级职称硕导,省外盲审须全部为外省高校或科研院所高级职称的硕导。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要求:应为硕士生导师,或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的资质有特殊要求的,须报研究生院备案。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一般应为博士生导师,或为实务部门的教授级专家,或为参与指导过博士生的教授级专家。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三名,且均为省外专家。
(4)硕士生领取学位论文评阅书一式2份:研究生秘书办公室领取:海韵行政C-304;填写好论文基本信息,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表明身份的信息,但评阅书上的学号及论文题目必须保留。
(5)按《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打印相应份数盲审论文(纸质版)送审用,交至研究生秘书办公室:
硕士学位论文2本;硕士论文不少于3万字。
注意:严格按照盲审论文要求进行打印,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致谢、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部分等表明身份的内容,学位论文封面上的学号及论文题目必须保留。
(说明:2020年12月31日之前疫情防控期间的论文送审,均采用电子版送审方式,无须打印出纸质版盲审论文)
(6)论文送审时长:
一般情况下,校外送审时长为20天;省外送审时长为30天。请预留足够时间提交送审。
7.论文评阅书结果要求(针对所有的学位论文):
(1)所有评阅人认为论文已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及以上)的,申请人可以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2)所有评阅人中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以下)的,申请人不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3)所有评阅人中如有一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以下)的,则由学院增聘两名评阅人进行评阅。
增聘的两名评阅人如均认为论文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及以上)的,申请人可以进入论文答辩环节。增聘的两名评阅人中如有一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以下)的(即不合格),申请人不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首次论文送审(含增聘送审)结果至少有1篇为不合格,未能进入答辩环节的申请人,需重新修改论文,至少两个月后(从增评结果确认的时间计算起)才能再次提交论文评审。
第二次论文送审(含增聘送审)后仍至少有1篇为不合格,未能进入答辩环节的,需重新修改或撰写论文,至少三个月后(自第二次评阅结果确认的时间计算起)才能再一次提交论文评审。
第三次论文送审(含增聘送审)后仍至少有1篇为不合格,未能进入答辩环节的,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决定接下来的相关送审要求。
(4)对评审结果为“论文须修改后答辩”(即评审成绩大于等于70分且小于75分)的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修改15天后,方可申请答辩。
二、答辩准备
注意:进行答辩准备前,请先确认是否已在学籍系统上进行答辩申请,是否已打印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1份(疫情防控期间可先不必提交纸质版,等后续申请学位材料汇齐时一起交纸质版);
1.填写《研究生毕业登记表》一式2份 (研究生秘书办公室领取);
2.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须提交图书馆盖章的检索证明和文章首页等纸质证明材料,具体见附件压缩包里的《学硕、博士授予学位发表小论文检索要求及系统填写注意事项》。
纸质证明材料提交:博士一式2份;硕士一式1份;
3.答辩委员会名单1份(在论文评阅书送回后,由答辩秘书进行安排后提交给研究生秘书);
4.《厦门大学研究生登记表》一式2份,见附件,正反面打印,所填内容应与研究生系统里的信息完全一致;
本环节注意: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尽早提交给研究生秘书,学生本人在系统里填写,并由导师审核后再由研究生秘书审核。系统内第一署名单位填写方式为“9778818威尼斯官网**系(或**实验室)”。
5. 准备若干份打印好的答辩论文,份数建议:答辩委员会成员数+导师1本+答辩秘书1本或本人1本。
本环节注意:此版论文并非最终定稿,请勿打印过多份数,按需打印,以免浪费。因答辩后论文均需再修改,最终提交至学院的论文版本,必须是答辩修改完成后的定稿。
三、答辩
1.所有评阅书收回后,由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系统上录入成绩,学生可在系统上查询到成绩;
2.论文评阅结果符合答辩要求后,由答辩秘书确认答辩时间地点与参与人员,提前至少4天(距离答辩时间)将《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交给研究生秘书;
3.研究生秘书打印1份答辩审批表,报送答辩审批;
4.答辩审批过后,研究生秘书在系统内进行答辩公示,公示须满3天。公示后,领取档案袋和《学位论文评定书》;
5.答辩前,研究生秘书打印出《答辩情况记录表》(空表)、《答辩决议》(空表)各1份,由答辩秘书或学生领取后交由答辩委员会填写;
6.博士生在答辩前须制作答辩海报,一式2份进行张贴,电子版海报后续须刻录进光盘;
7.答辩时由答辩秘书对答辩问答进行记录;博士答辩还需进行录音,录音记录刻录进光盘;
8.答辩通过后,可对论文按要求进行修订。论文终版修订完成,导师审核同意后,应按照论文查重要求,将终版论文再次提交进行查重(即前文所述的第二次查重),查重通过(查重率低于10%)后方可提交答辩材料及申请学位材料。
9.在研究生系统里进行学位申请,并打印出《学位申请表》2份。
注意:小论文未发表、未达到授予学位要求的学硕,则先不用进行学位申请,须得等到条件达到后,科研成果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申请。
四、提交论文答辩材料及申请学位材料(按以下顺序整理好,装入档案袋)
1.填写《研究生学位档案卷内目录》(打印出1份),并认真核对各项材料是否齐全,确认有的材料请在表格的对应项标注“√”,完成后放入档案袋;填写注意:院系名称填 威尼斯XXX系(全称),学位授予时间按距离学校授予学位最近的时间填写:2020年学校授予学位时间包括:6月、7月、8月、9月、12月。
如果小论文还没有发表的学硕,此栏放空不填。
注意:《研究生学位档案卷内目录》填写时,对确认有的材料,填写份数时:除了《学位论文评阅书》《学位论文评定书》按实际份数填写外,其余各项均填写为“1”。
2.《研究生毕业登记表》(本子,自行贴彩照)一式2份(填写范例见附件);
3.《研究生登记表》一式2份(A4正反面打印并贴彩照);
4. 《研究生学籍登记表》2份、《研究生成绩登记表》2份:这两份由研究生秘书统一从系统打印出来;
5.《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1份;
6.《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1份;
7.《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记录》1份;
8.《学位论文答辩决议》1份;
9.《学位申请表》一式2份(二次查重和答辩成绩录入后方可在系统内申请学位并打印签字);
10.研究生系统内《科研成果汇总表》2份,具体科研成果(包括图书馆检索证明原件、论文首页复印件):硕士1份、博士2份(其中图书馆检索证明原件只需1份),专硕若无科研成果也需提交《科研成果汇总表》;
11.《学位授予决议》2份,由研究生秘书在学位授予审批后放入;
12. 《学位论文评阅书》:硕士2份,博士3-5份;
13.《学位论文评定书》3-5份;
14. 学位论文5本。 每一本的前两页声明都需要手写签名。
注意:使用附件里最新的学位论文格式版式要求、2页声明。
(注意除5本论文交研究生秘书外,个人还应准备1本论文自行送图书馆)
15.学位论文光盘一式1份,用光盘笔写上系、专业、学号、姓名;光盘内学位论文命名格式:10384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_姓名。
例如:10384_081200_23020131154001_LW_张三。
电子版文档要求:前两页声明需签字扫描后插入到PDF文档形成一个文档;WORD不用扫描套嵌;
硕士光盘中内容:论文终版的PDF和WORD各1份(PDF版本:《原创性声明》和《著作权使用声明》两页请签名后扫描嵌入文档);
博士光盘中内容:论文终版的PDF和WORD各1份(PDF版本:《原创性声明》和《著作权使用声明》两页请签名后扫描嵌入文档)、答辩录音、答辩PPT、海报、中英文摘要;
16.《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登记表》 1份;
17.档案袋1个,注意档案袋封面填写完整并在封面左上角写明学号及电话号码;
18. 如有提前毕业或者结业研究生再申请论文答辩的,须将研究生提前毕业审批表或结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放入学籍学位档案中。
注意:
1. 《研究生学位档案卷内目录》内的“学籍登记表”、“成绩登记表”、“学位授予决议”三栏:同学可先打钩,由研究生秘书之后补充此三项材料。
2. 档案袋等材料按要求整理好后,统一交给答辩秘书,由答辩秘书统一将本实验室所有答辩同学的材料,在材料截止提交时间点前,交至行政C-304研究生秘书处。若答辩秘书没有空,可指定学生代表(提前告知研究生秘书)代为提交纸质材料给研究生秘书。
博士下载附件“博士表格”、硕士下载附件“硕士表格”。其他表格全体同学均需下载。
附件:
1.流程PDF:
研究生论文送审和答辩及申请学位流程20200918.pdf
Process PDF:
new-Tips for Thesis Submission & Defending, and Applying for A Graduate Degree (continuous update).pdf
2.博士生毕业流程表格(for doctor students):
博士生毕业流程表格.rar
硕士生毕业流程表格(for master students):
硕士生毕业流程表格.rar
3.系统填写用户手册: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申请与授予系统用户手册(研究生).pdf
4.论文查重规定:
威尼斯学位论文查重规定(2020年2月修订试行).pdf
5.毕业论文规范要求:
厦门大学毕业论文规范的通知.docx
附件1.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doc
附件2.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格式.doc
附件3.+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doc
附件4.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doc
附件5.Notice on Xiamen University Guidelines for Graduate ThesesDissertations 英文完整版.doc
6.档案卷内目录:
研究生学籍学位档案卷内目录-博士 学硕和国际硕士(for Doctor_Academic Master_International Master 2020.doc
研究生学籍学位档案卷内目录-专硕(for Professional Master)2020.docx
7.研究生毕业登记表(范本):
研究生毕业登记表(范本).pdf